• by admin
  • 2016-09-27
  • 阅读 5394

巧用镜子理论引导中联银“正创造”思维

    以往,科技是产业的驱动力,被定义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今,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产业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科技来自人性”,更加重视从人文逻辑思考企业的科技创新,达到“创造愿望”的智慧。

        如何了解顾客愿望?

    如何凸显价值主张?

    如何审视产品过往的错误和问题?

    如何转换思维化怨为愿,化负为正?

    如何进行积极的正向的创新?

    2016年9月9日-11日,中联银副总经理李桂泉、副总经理李玉彬和总经理助理王斓霓参加源泉学院“激活创新力”课程《正创造-镜子理论愿望导向创新模式》。

    2016年9月20日,中联银管理层展开了《巧用镜子理论引导企业“正创造”思维”》的主题讨论会,学习镜子理论,并结合中联银整体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推演分析,创新管理思维,激发管理活力。



    

    下面分享中联银正创造-镜子理论精华要点:


1、从零向到正向创造(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的正创造)

    零向,指零缺点,无抱怨,符合当下期望的设计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模式固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因为缺少方向性的设计,无法有效聚焦并深化改进。在产能不足、供给低于需求的产业脉络中,改善负面因素为主的“零向”思维虽可满足大多数设计、工程或产业工作之所需,然而现实与未来却是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时代,“解决问题、回应需求”的而重要性递减,“创造愿望,引领需求”的迫切性却快速增加,换言之,对正向创造思维的需求性快速增加。正创造是一种运用设计理性,从现况困境中直接创想出未来愿望的创新思维模式。


2、“五部曲”达成正创造


3、镜子理论——正创造的重要创新工具

    化怨为愿,化弊为利。镜子理论首先建立“零向”概念,回归思维原点,指出所体验商品或服务商绝大多数的困难、抱怨、疑虑、不满或有问题之处,深入剖析顾客历程,进而掌握“抱怨端”的完整内容,运用创新的思维观点,从抱怨端直接看出愿望端的需求内容。


4、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提升部分乃至全人类的福祉

    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部分乃至全人类的福祉,设计者通常需要具备正向思维的正向情绪才能克服各种障碍,为客户解决问题或提出创新方案。

    思维惯性因人而异,故具有个别差异,组织也有思维惯性或组织文化。创造力产自于个人,但成就于协力合作。正向的协作是一种动态的程序,让组织成员聚在一起,让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益处,它将激发集体创新,刺激个人投入知识、技巧和热情来创造事物,并透过正向情绪的调节,减少个体与他人的隔阂,进而将他人甚至组织视为个体的延伸,提升组织认同。

      


         信誉高,出函快。

        办理投标保函、履约保函,请联系中联银:400-082-3339




深圳中联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深圳知名品牌


主营业务:

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支付保函

村民贷款担保等

总部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大厦18

服务热线:400-082-3339

网站地址:www.zly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