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发改委、广东住建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招投标领域工程建设保证金收取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发改法规函〔2022〕1178号):
一、严格规范保证金收取
招标人或建设单位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载明,明确提交方式、数额(比例)、返还方式、返还时间等信息。
(一)投标保证金。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保证金不得超过投标项目估算价的2%。
(二)履约保证金。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向招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招标人(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向施工项目中标人(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三)工程质量保证金。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二、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
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投标人、中标人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担保保函提交投标、履约、工程质量保证金的,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接收保函(保险)方式的保证金。鼓励使用电子保函,具备使用电子保函条件的,招标人或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及合同中明确优先选择使用电子保函。
三、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和服务保障。
(一)加大行政监管力度。
各级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对本地区本领域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及工程价款支付等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重点检查招标文件及所附招标合同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1.拒收保函(保险)方式的投标、履约、质量保证金的。
2.违反数额(比例)、方式、时限的规定收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的。
3.违法设置预付款保证金等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涉企保证金的。
4.违反《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规定,不付预付款或预付款比例低于10%、进度款比例低于60%、竣工结算比例低于97%的,其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的。
对存在上述情形的,行政监督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同时向项目审批(核准)部门通报。
(二)实行项目台账管理。
各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运行服务机构)要对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对每个进场项目的名称、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项目投资规模、主管部门,是否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及各类保证金提交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登记造册,积极配合行政监督部门开展查验工作。登记台账以月份为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一月度情况报送本市发展改革部门(招投标工作牵头部门)。
(三)提升系统支撑能力。
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牵头部门要加强对各类招投标电子交易系统的指导,积极推进保证金创新管理服务。2022年12月底前,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电子交易系统要全面上线应用电子保函服务,实现电子保函在线办理、在线提交、在线核验、在线申请理赔等服务功能,为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等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工作统筹协调。
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部门(招投标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的工作指导,牵头汇总本地区政策落实有关情况,每月10日前将汇总后的上一月度登记台账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同时注重梳理本地区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及相关行业监督部门。